近年来,淮安区结合 “三区三线”等空间管控边界,加快镇村布局规划动态更新。统筹考虑村庄资源禀赋、人口状况、产业特色,因地制宜确定发展类型,推动城乡协调互促发展。
开展三类村庄建设分类试点,重点在4个村开展现代化和美村庄、在9个村开展特色化康居村庄、在16个村开展生态化宜 居村庄建设试点。全面实施国土空间全域综合整治,统筹开展农用地整治、建设用地整治、生态保护修复和公共空间治理 等工程, 一体优化“三生”空间布局,储备一定数量相对集中的集 体建设用地。围绕推动农业与旅游、科技、文化、健康、养老等 元素深度融合,深挖资源禀赋,做强产业支撑,力争年内先导镇 村工程开工项目26个以上,投资总额不低于4.38亿元。加快推进农业研学、精品民宿等体验式农文旅有效植入,整合岔溪河片 区及农旅园项目,建设生态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园。发展高效种植、 精深加工等高附加值产业,加大百斯特企业和348省道沿线村居合作力度,融入百斯特农业“五统一 ”管理,建立健全三产融合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,不断集聚“自我造血”的发展后劲。
深化农业农村集成改革。大力推进农村集成改革,统筹叠 加各项改革,持续释放改革叠加效应和制度 红利。深化农村承包地“三权分置”改革,依托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健全规范经营权流转服务保障机制,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 “小田变大田、大田变良田”,年内新增规模流转土地7万亩以上, 土地流转率提升至75%。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 1.55万亩,打造不少于3个千亩连片田块,土地流转率达85% 以上。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,积极探索宅基地有偿退出 和“空关房”常态化整治机制,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农房资源。积极 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。加强资源统筹运营,在 保障村集体投资分红权益的前提下,探索村资镇管,镇运行、村 收益模式。探索推行“政经分离”治理模式,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 产权制度改革,理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,建立集体资产监督 管理服务体系。结合全域开展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契机,探索道路、水体经营权下放镇村有效路径,进一步释放改革促增收动能。
统筹推进乡村建设“183”行动,以施 河先导镇为重点,年内完成“路畅、水美、乡韵、优居”四项基础 设施工程,实现路网有效贯通、水美乡村建设彰显形象、镇村 “4+N”环境设施提档升级、农民居住条件分类改善。有序推进“共 绘苏乡”规划师下乡活动,累计完成30%左右行政村(规划发展村庄)的村庄规划编制,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,新改建农村公路30公里、安防工程457公里,更新改造农村供水管 网6公里,农村供水保证率达97%,在党群服务中心叠加建设寄 递物流综合服务站140个。按照基础设施“九提升”、公共服务设 施“五必配五选配”的标准,完善购物、餐饮、金融、电信等生活 配套,打造15分钟幸福生活圈,年内改造提升农村社区综合服 务设施4个,确保村级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达标率达88%。持续改 善农民住房条件,年内高质量完成730户农房改善任务,6月底 前完成行政村集体土地上的危房整治。统筹提升农村人居环境, 年内完成改厕10559座,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%,新建6 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,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8%,建设农 村生态河道14条85.55公里,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2个、绿美村庄4个、传统村落1个、省市级生态宜居美丽示范村各8个。
http://www.huaian.gov.cn/col/16656_366471/art/16751808/1677556284288eBOnnpGO.html |